恒生指数1 25,830.65 -99.38 2,114.26亿
国企指数1 9,151.04 -23.80 839.53亿
返回    放大 +    缩小 -
《绩後》一文综合大行於小米(01810.HK)公布季绩後最新评级、目标价及观点
2025-11-19 11:31:42
小米集团-W(01810.HK)今日低开1.91%,其後跌幅扩大,盘中曾低见38.22元一度下挫6.3%,最新报39.02元下滑4.3%,成交额93亿元。多间券商於公布业绩後下调其目标价,小米股价一度跌幅扩大至逾6%。里昂指小米第三季业绩符合预期,总收入及经调整净利润分别按年增长22.3%及80.8%,智能手机收入按年跌3%,主要因中国及印度出货疲弱;AIoT业务收入因国家补贴减少而按年增长放缓至5.6%。不过,电动车业务收入达290亿元人民币,占集团收入26%,受惠於交付量及平均售价上升而,小米上季电动车业务扭亏为盈,经调整EBIT录得7亿元人民币。该行料小米智能手机与AIoT疲弱情况将延续至第四季度,但电动车交付量於11月应可突破35万辆,因智能手机及AIoT不确定性,决定降小米升今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4%,但降明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6%,目标价由69元下调至60元。高盛料小米旗下手机业务迎来毛利率的巨大压力,下调对其2026年及2027年净利润预测4至5%。

小米集团昨日(18日)收市後公布今年第三季业绩,收入1,131.21亿元人民币按年升22.3%,高於本网综合16间券商预测的中位数1,124.17亿元人民币。毛利按年升37.4%至259.36亿元人民币。纯利122.71亿元人民币,按年升129.3%,高於本网综合9间券商预测介乎89.39亿至109.41亿元人民币;每股盈利47分。以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(non-IFRS)计,第三季经调整净利润按年增80.9%至113.11亿元人民币,创历史新高,且表现优於本网综合15间券商预测介乎95.1亿至105.57亿人民币,中位数为100.65亿元人民币。季内,小米汽车业务首次录得季度盈利,利润约为7亿元。

智能手机业务分部方面,第三季收入460亿元,按年跌3.1%,主要是由於智能手机平均售价下降所致;出货量4,330万台,按年增长0.5%。小米总裁卢伟冰透露,小米汽车预计可於本周完成全年35万辆的年度交付目标。上季公司已交付10.88万辆新车,按年增加33.8%,首三季已累计交付超过26万辆。

【手机成本涨 毛利率承压】

大和指记忆体成本上升将压力传导至小米旗下智能手机毛利率。小米第三季度智能手机业务毛利率为11.1%(第二季度为11.3%),对智能手机毛利率造成拖累,为减轻影响,小米将优先透过产品高端化来提升平均售价而非追求出货量。该行料第四季度及2026年智能手机毛利率将降至10%,并下调2026年智能手机出货预测至1.69亿部。电动车方面,小米交付量进一步提升,预计电动车2026年毛利率将达25%,受车型组合变化与补贴影响。生产产能进展仍是股价潜在催化因素之一。该行下调小米2025年至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各2.2%、11.2%及10.6%,将目标价由68元降至55元,相当於预测2026年市盈率30倍。该行料小米2025年至2027年经调整每股盈利各为1.561元、1.649元及2.212元人民币,按年分别升45.3%、5.6%及34.1%。

美银证券指,小米第三季度业绩表现喜忧参半,毛利率不错但营运开支较高,由於研发与销售费用上升,扣除销售管理与研发开支後的实际营运利润为67亿元人民币,较该行预期低25%,按季下降25%,按年增加29%。富瑞指,小米第三季度营收与毛利率表现优於预期,但息税前利润(EBIT)大幅不及预期,主因费用增长达41%,其中研发费用增长52%,销售及管理费用因新开500家零售店及新产品发布而上升32%。该行认为研发支出增速仍将维持高位,因公司持续投入AI、自动驾驶(ADAS)、晶片及软体开发。然而,考虑到毛利压力及智慧手机出货增速可能放缓,预期小米2026年将加强费用管控,特别是在非研发领域如门店扩张方面。

摩根大通指,小米股价过去六个月明显跑输恒生科技指数,主要由於核心盈利增长放缓,以及市场对新能源车的情绪转为悲观,尽管公司执行力仍然强劲。从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电话会议内容,核心盈利疲弱情况可能在未来数个季度进一步恶化,原因包括智能手机需求疲软、AIoT增长放慢,以及大宗商品(特别是记忆体)价格上升带来的成本压力。因此,预计2026年上半年核心盈利将按佃下降15%。新能源车业务执行仍然稳健,每月交付量稳定超过4万辆,并於第三季度实现盈利。然而,由於第二座新能源车工厂的生产许可尚未落实,市场预期暂时仍会受压。该行下调小米目标价由50元降至45元。

摩通认为目前抄底小米的时机未到,需等待市场对核心业务盈利预期进一步下调。虽然该行对新能源车出货长期前景并不担心,鉴於公司执行力强且市场需求健康,但核心盈利放缓速度远超预期,并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毛利压力进一步拖累。回顾历史,在每股盈利被下修的周期中,小米股价往往在市盈率降至10至15倍或市账率低於2倍时才触底,对比目前估值仍在市盈率20倍及约市账率3倍水平,说明短期内尚未出现明确的入场时机。该行料小米2025年至2027年经调整每股盈利各为1.57元、1.56元及2.06元人民币,按年分别升46.7%、跌0.6%及升32.1%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本网列出10间券商给予小米(01810.HK)投资评级及目标价(港元):

券商│投资评级│目标价
野村│中性│61元
里昂│高度确信跑赢大市│69->60元
大和│买入│68->55元
大华继显│买入│65.2元->54.6元
高盛│买入│56.5->53.5元
美银证券│买入│57->52元
花旗│买入│65->50元
富瑞│买入│56.18->49.21元
瑞银│中性│53.5->46元
摩根大通│中性│50->45元

券商│观点
野村│第三季毛利略超市场预期,主要得益於物联网和互联网业务的贡献
里昂│电动车仍具利润丰厚,智能手机和AIoT表现疲软持续至第四季度
大和│盈利或进一步削减,因内存成本上涨对智能手机毛利率带来压力
大华继显│上季业符预期,但同时迎来挑战
高盛│维持2025至2027年收入预测基本不变,但2026及2027年净利润料下降4%-5%,主因智能手机毛利率压力增大
美银证券│业绩好坏参半,电动车业务长线具增长能力
花旗│监於内存价格上涨股价近期或继续承压,新电动车版本或成积极催化剂
富瑞│第三季收入及盈利符预期,但EBIT显着逊预期
瑞银│内存成本上升导致智能手机毛利率承压
摩根大通│忧虑核心盈利及实现电动汽车交付
(ta/w)~

阿思达克财经新闻
网址: www.aastocks.com